曾經準精預測了2011年「日本311大地震」的日本漫畫家龍樹諒(竜樹諒),在《我所看見的未來》書中,預言2025年7月5日發生「非常可怕的事情」,海底被炸出一條裂縫,引發巨大海嘯,日本3分之1的土地消失。7月5日會發生什麼事、時間地點、各種命理師預言版本,讓日本氣象廳警戒南海海槽地震又是什麼?地震專家怎麼看?避難安全地點等重點一次搞懂。
2025年7月5日預言起源
1954年出生於神奈川縣的龍樹諒今年70歲了,現居橫濱。她從1985年起開始把夢境畫成漫畫紀錄,1999出版的《我所看見的未來》收錄8篇作品,其中一篇寫道2011年3月會發生大災害。龍樹諒出書後就退出漫畫界,當時她44歲,書也跟著絕版。
直到2011年3月11日發生311大地震後,《我所看見的未來》被封神預言,甚至有人冒名頂替龍樹諒受訪。後來2021出版社重新出版《我所看見的未來》完整版,收錄龍樹諒新的內容,其中稱2025年7月將再度發生大災害,推出後一舉賣破百萬本。

▲《我所看見的未來》完整版稱2025年7月將再度發生大災害,推出後一舉賣破百萬本(圖/記者徐銘穗攝) 7月5日預言會發生什麼事?
根據龍樹諒《我所看見的未來》完整版內容,她其實沒有明確指出7月5日會發生大地震或其他災難類型,以發生「非常可怕的事情」形容,寫道「那場災難發生的時間是2025年7月。日本和菲律賓中間這塊區域的海底噴發、破裂(噴火)了。巨大海浪沖向海面上的四面八方,海嘯湧到太平洋周邊國家。在海嘯的衝擊下,陸地被推擠升高,我看到的感覺是,範圍從香港到台灣,一直延續到菲律賓」。

▲近期包括日本、葡萄牙等地,民眾都看見「如同海嘯般的巨型雲層」,不禁讓人將7月5日大災難預言做連結。(圖/翻攝自X@Rainmaker1973) 7月5日預言為何又在2025年爆紅?
講述都市傳說、奇聞怪談的YouTuber老高2024年底,在訂閱數超過662萬人的YouTube頻道「老高與小茉」,發布「2025預言」影片,揭露2025年最重要的兩個時間點,是1月末和7月5日4點18分,片中引述的正是龍樹諒《我所看見的未來》完整版的7月5日預言。該影片至7月2日,觀看次數已超過759萬次。台灣版《我所看見的未來》書腰上也標註「老高與小茉狂推,不可不看的『神預言』漫畫中文版」。
另個讓7月5日預言大爆紅的原因,則是日本地震研究委員會今年1月的最新評估,指未來30年內日本發生「南海海槽大地震」的機率上調至超過80%,預估恐造成高達1.81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,而災害死亡人數最嚴重恐達29.8萬人。
相關新聞:日本「南海海槽」有多危險?大地震機率、海嘯、對台灣影響一次看
而日本鹿兒島縣外海的吐噶喇群島(トカラ列島,Tokara Islands)從6月21日以來,已經發生超過840次地震,喚起不少人對「吐噶喇法則」的關注。吐噶喇法則為「吐噶喇群島頻繁地震之後的數日內,日本其他地區就會發生大地震」。
相關新聞:7/5預言倒數!郭鎧紋示警:日本「這區」恐爆規模9強震、可準備了
相關新聞:大地震來了?日本鹿兒島狂震400次「恐怖法則」挖出 郭鎧紋解析

▲吐噶喇群島此波群震發生在惡石島與小寶島之間。(圖/郭鎧紋提供) 7月5日預言時間地點為何?
其實,龍樹諒7月5日預言發生的時間點是推算出來的,她曾在1997年、2021年的7月5日,兩度做了相同場景的預知夢,作夢的時間都是凌晨4點18分,從所有的碎片拼湊出預言的可能時間點,就在2025年7月5日早上的4點18分,或是早上5點、下午5點這幾個時間點,可能發生巨大海嘯席捲日本及周圍國家。
各種預言版本整理:日本物理學者最震撼
龍樹諒7月5日預言引爆話題後,日本神僧三木大雲、韓國巫女,甚至是日本物理學者保江邦夫,也都說2025年7月可能有有重大災厄,台灣有國師之稱的星座專家唐綺陽、台灣吠陀占星專家李靜唯、命理師廖美然都對7月5日預言做出說明與看法。
▪️三木大雲
三木大雲曾預言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,他也預言2025年7月恐有重大災厄,而三木大雲和龍樹諒兩人6月初次見面對談前,日本出現「赤氣」異相,也被他認為是災難預告,更發話今年若沒發生任何災難,就辭去住持職位負責。
▪️韓國巫女
韓國傳統薩滿教女巫師「白頭神堂」發聲,稱神明「相當憤怒」,痛罵日本將會血債血償,走向滅亡之路。
▪️保江邦夫
專精量子力學、曾因提出「安江方程式」聲名大噪的日本物理學家保江邦夫(Kunio Yasue),日前在YouTube頻道「TOLAND VLOG」提到他原本不信龍樹諒7月5日預言,但2023年接連收到2則來自美國極具說服力的「非公開訊息」,都指向相同的時間與地點情報,就開始慎重看待這個預言。
保江邦夫說,第一則訊息是來自一名NASA人員向他透露2025年7月5日,會有一顆小行星的碎片墜落撞擊地球。他說明,這是官方說法,實際上掉下來的不是小行星,而是一顆使用完畢的舊型超大型衛星,會被當作隕石落下。
第二則訊息則是一項陰謀論,但說法並未得到證實。保將邦夫說,這顆衛星掉落不是意外,而是拜登當總統時與中國做了一項關於台灣的秘密協議,選在7月5日是因為這時是美國7月4日國慶日。此說法暗指事件非單純天災,也可能涉及地緣政治與軍事部署。不過,保江強調,上述只是他個人推測,沒有經過官方證實。
地震專家學者怎麼看7月5日預言
▪️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(JAMSTEC)博士熊衎昕
熊衎昕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舉辦的《地震.預言.啟示錄》直播中指出,日本南海海槽在過去歷史上每100至150年會發生一次大地震,上一回為1944年昭和東南海地震。她直言:「大地震一定會再來!」目前科技可以推估地震規模、發生機率及可能引發的海嘯,但仍無法準確預測發生時間。
▪️日本氣象廳局長野村竜一
野村竜一先前在6月13日的記者會上表示,根據現代的科學知識,無法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與地點,因此「7月5日大地震」這類說法是「謠言」,呼籲「不需要因這類資訊感到擔心」。不過,他也直言,日本隨時隨地皆有可能發生地震,呼籲民眾平時應確認防震準備。
▪️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博士梁文宗
梁文宗表示,《我所看見的未來》中描述「台灣將與香港連在一起」的情節是沒有科學根據的無稽之談。他舉例1815年史上最大規模的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,造成6至7萬人死傷,卻未發生陸地板塊大規模移動。另外,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斷層破裂達600公里,最大滑移量僅約60公尺,顯示預言中的毀天滅地情景不可能發生。
▪️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
郭鎧紋認為,從板塊運動的角度看,不可能會發生龍樹諒《我所看見的未來》中描述的「從台灣、香港連到菲律賓」。他分析指,菲律賓海板塊呈菱形,因太平洋板塊隱沒擴張,九州-帛琉海脊東側是比較年輕的板塊,正好是南海海槽,年輕板塊浮力較大、火山很少,海脊以西是比較重的板塊,「如果要抬起來,規模至少要到9、10!隕石撞擊也不會長這樣子!」
相關新聞:《我所看見的未來》2025預言1/3日本消失 郭鎧紋曝大災難可能性
▪️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副主任許麗文
許麗文表示,預言所指的日本、台灣等地,本來就是地震好發區域,而大地震需要有特定的地質構造才會發生,預言並未對此說明,且地震是機率問題,因此與其恐懼災害發生,不如平常做好防災工作,比較務實。
龍樹諒本人對7月5日最新說明:不一定會發生
雖然,龍樹諒在她人生中出的第二本書中,寫下7月5日會發生「非常可怕的事情」。不過,龍樹諒在今年6月出版新作《天使的遺言》中,語氣稍微軟化,坦言當年寫下7月5日是「根據印象」記下來,可能在趕稿時寫錯,並強調夢境的日期不等於現實發生的時間點。也就是說,7月5日這天天不一定會發生大事。
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
1954年出生於神奈川縣的龍樹諒今年70歲了,現居橫濱。她從1985年起開始把夢境畫成漫畫紀錄,1999出版的《我所看見的未來》收錄8篇作品,其中一篇寫道2011年3月會發生大災害。龍樹諒出書後就退出漫畫界,當時她44歲,書也跟著絕版。
直到2011年3月11日發生311大地震後,《我所看見的未來》被封神預言,甚至有人冒名頂替龍樹諒受訪。後來2021出版社重新出版《我所看見的未來》完整版,收錄龍樹諒新的內容,其中稱2025年7月將再度發生大災害,推出後一舉賣破百萬本。

根據龍樹諒《我所看見的未來》完整版內容,她其實沒有明確指出7月5日會發生大地震或其他災難類型,以發生「非常可怕的事情」形容,寫道「那場災難發生的時間是2025年7月。日本和菲律賓中間這塊區域的海底噴發、破裂(噴火)了。巨大海浪沖向海面上的四面八方,海嘯湧到太平洋周邊國家。在海嘯的衝擊下,陸地被推擠升高,我看到的感覺是,範圍從香港到台灣,一直延續到菲律賓」。

講述都市傳說、奇聞怪談的YouTuber老高2024年底,在訂閱數超過662萬人的YouTube頻道「老高與小茉」,發布「2025預言」影片,揭露2025年最重要的兩個時間點,是1月末和7月5日4點18分,片中引述的正是龍樹諒《我所看見的未來》完整版的7月5日預言。該影片至7月2日,觀看次數已超過759萬次。台灣版《我所看見的未來》書腰上也標註「老高與小茉狂推,不可不看的『神預言』漫畫中文版」。
另個讓7月5日預言大爆紅的原因,則是日本地震研究委員會今年1月的最新評估,指未來30年內日本發生「南海海槽大地震」的機率上調至超過80%,預估恐造成高達1.81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,而災害死亡人數最嚴重恐達29.8萬人。
相關新聞:日本「南海海槽」有多危險?大地震機率、海嘯、對台灣影響一次看
而日本鹿兒島縣外海的吐噶喇群島(トカラ列島,Tokara Islands)從6月21日以來,已經發生超過840次地震,喚起不少人對「吐噶喇法則」的關注。吐噶喇法則為「吐噶喇群島頻繁地震之後的數日內,日本其他地區就會發生大地震」。
相關新聞:7/5預言倒數!郭鎧紋示警:日本「這區」恐爆規模9強震、可準備了
相關新聞:大地震來了?日本鹿兒島狂震400次「恐怖法則」挖出 郭鎧紋解析

其實,龍樹諒7月5日預言發生的時間點是推算出來的,她曾在1997年、2021年的7月5日,兩度做了相同場景的預知夢,作夢的時間都是凌晨4點18分,從所有的碎片拼湊出預言的可能時間點,就在2025年7月5日早上的4點18分,或是早上5點、下午5點這幾個時間點,可能發生巨大海嘯席捲日本及周圍國家。
各種預言版本整理:日本物理學者最震撼
龍樹諒7月5日預言引爆話題後,日本神僧三木大雲、韓國巫女,甚至是日本物理學者保江邦夫,也都說2025年7月可能有有重大災厄,台灣有國師之稱的星座專家唐綺陽、台灣吠陀占星專家李靜唯、命理師廖美然都對7月5日預言做出說明與看法。
▪️三木大雲
三木大雲曾預言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,他也預言2025年7月恐有重大災厄,而三木大雲和龍樹諒兩人6月初次見面對談前,日本出現「赤氣」異相,也被他認為是災難預告,更發話今年若沒發生任何災難,就辭去住持職位負責。
▪️韓國巫女
韓國傳統薩滿教女巫師「白頭神堂」發聲,稱神明「相當憤怒」,痛罵日本將會血債血償,走向滅亡之路。
▪️保江邦夫
專精量子力學、曾因提出「安江方程式」聲名大噪的日本物理學家保江邦夫(Kunio Yasue),日前在YouTube頻道「TOLAND VLOG」提到他原本不信龍樹諒7月5日預言,但2023年接連收到2則來自美國極具說服力的「非公開訊息」,都指向相同的時間與地點情報,就開始慎重看待這個預言。
保江邦夫說,第一則訊息是來自一名NASA人員向他透露2025年7月5日,會有一顆小行星的碎片墜落撞擊地球。他說明,這是官方說法,實際上掉下來的不是小行星,而是一顆使用完畢的舊型超大型衛星,會被當作隕石落下。
第二則訊息則是一項陰謀論,但說法並未得到證實。保將邦夫說,這顆衛星掉落不是意外,而是拜登當總統時與中國做了一項關於台灣的秘密協議,選在7月5日是因為這時是美國7月4日國慶日。此說法暗指事件非單純天災,也可能涉及地緣政治與軍事部署。不過,保江強調,上述只是他個人推測,沒有經過官方證實。
地震專家學者怎麼看7月5日預言
▪️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(JAMSTEC)博士熊衎昕
熊衎昕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舉辦的《地震.預言.啟示錄》直播中指出,日本南海海槽在過去歷史上每100至150年會發生一次大地震,上一回為1944年昭和東南海地震。她直言:「大地震一定會再來!」目前科技可以推估地震規模、發生機率及可能引發的海嘯,但仍無法準確預測發生時間。
▪️日本氣象廳局長野村竜一
野村竜一先前在6月13日的記者會上表示,根據現代的科學知識,無法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與地點,因此「7月5日大地震」這類說法是「謠言」,呼籲「不需要因這類資訊感到擔心」。不過,他也直言,日本隨時隨地皆有可能發生地震,呼籲民眾平時應確認防震準備。
▪️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博士梁文宗
梁文宗表示,《我所看見的未來》中描述「台灣將與香港連在一起」的情節是沒有科學根據的無稽之談。他舉例1815年史上最大規模的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,造成6至7萬人死傷,卻未發生陸地板塊大規模移動。另外,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斷層破裂達600公里,最大滑移量僅約60公尺,顯示預言中的毀天滅地情景不可能發生。
▪️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
郭鎧紋認為,從板塊運動的角度看,不可能會發生龍樹諒《我所看見的未來》中描述的「從台灣、香港連到菲律賓」。他分析指,菲律賓海板塊呈菱形,因太平洋板塊隱沒擴張,九州-帛琉海脊東側是比較年輕的板塊,正好是南海海槽,年輕板塊浮力較大、火山很少,海脊以西是比較重的板塊,「如果要抬起來,規模至少要到9、10!隕石撞擊也不會長這樣子!」
相關新聞:《我所看見的未來》2025預言1/3日本消失 郭鎧紋曝大災難可能性
▪️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副主任許麗文
許麗文表示,預言所指的日本、台灣等地,本來就是地震好發區域,而大地震需要有特定的地質構造才會發生,預言並未對此說明,且地震是機率問題,因此與其恐懼災害發生,不如平常做好防災工作,比較務實。
龍樹諒本人對7月5日最新說明:不一定會發生
雖然,龍樹諒在她人生中出的第二本書中,寫下7月5日會發生「非常可怕的事情」。不過,龍樹諒在今年6月出版新作《天使的遺言》中,語氣稍微軟化,坦言當年寫下7月5日是「根據印象」記下來,可能在趕稿時寫錯,並強調夢境的日期不等於現實發生的時間點。也就是說,7月5日這天天不一定會發生大事。